你有没有在刷短视频时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,被那些“湛蓝如海”或者“碧绿如宝石”的眼睛惊艳到过?
视频里的博主们眨一眨眼,仿佛整个滤镜都跟着升级,评论区一片夸赞的声音:“眼睛颜色不同,气质都不一样!”
或许多数人只是羡慕,但在法国,真的有人用手术把自己原本的棕色眼睛,变成了“70%金色蜂蜜、30%热带绿色”的全新颜色。
这位大胆尝试的主角叫Hanane,是住在法国梅斯(Metz)。她今年四十多岁,天生眼睛是深棕色。
可是,她一直觉得,这双眼睛和她的肤色搭配得不够完美。“如果能给眼睛换个颜色,一定会更衬托我的皮肤。”Hanane早就这样梦想着。
给眼睛彻底换色,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,但Hanane真的做了。她选择的手术名字很直白——角膜染色术(la kératopigmentation)。
其实,Hanane最早的尝试并不激烈。和许多人一样,她先戴过彩色隐形眼镜。
起初,她很享受那种新鲜感:换上一副碧绿色的镜片,遮住原本的深棕,走在街上,整个人似乎多了几分异域气息。
可渐渐地,问题来了。隐形眼镜戴久了,她的眼睛开始频繁发炎。几次严重感染,让她不得不去医院挂急诊。
医生严肃地警告她:别再戴了。
为了安全和健康,Hanane不得不放弃隐形眼镜。但她的心里却已经冒出另一个念头——既然镜片不行,那有没有办法直接把眼睛颜色变掉?
于是她开始查资料、咨询专业人士,跑到医院检查眼睛的状况……终于,2023年春天,她下定了决心,走上了手术台。
她选择的方案,是将眼睛染成她心里预想的比例:七成蜜糖金,三成热带绿。
要说了解个手术,还得从一位法国医生说起。
2020年1月,在斯特拉斯堡,整形外科医生Francis Ferrari给第一位病人做了角膜染色手术。他自称是这项技术的“发明人”。
“我的眼睛有海洋的气息,很明亮,”Viviane在手术后非常开心。
长期在露台上欣赏大海,让这位62岁的女士萌生大胆的想法:把眼睛也变成海水的颜色。当然,这也少不了血统的影响——Viviane渴望拥有和父亲一样的眼睛颜色。
没犹豫多久,她找到了Francis Ferrari。手术时间不长,四十五分钟后,Viviane觉得自己焕然新生。“我丈夫是放射科医生,他以前不接受这种手术,现在完全改观了!朋友们也很支持我。”
那时候,市面上已经有一些“换眼色”的方法,比如往眼睛里滴特殊药水,或者直接植入人工虹膜。但这些方式风险极高,可能导致严重失明。Ferrari觉得,必须要想出一种更安全的方案。
他的思路是:不去动虹膜,而是在角膜里开一个“隧道”,然后把颜料填进去。简单说,就是在透明的角膜里夹一层颜色,让它像隐形眼镜一样遮住原本的眼睛颜色。
听上去有点疯狂,但对想改变外貌的人来说,这恰好是梦寐以求的解决方案。
角膜染色术能如此风靡一时,也少不了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。
打开TikTok和Instagram,你会看到不少网红对着镜头眨眼,一双湖蓝色或碧绿色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,字幕写着:“手术不到一小时,永久新眼色!”
在这个讲究“出片”的时代,眼睛颜色的变化立刻成为一种真正的“吸睛资本”。正如巴黎十五二十国立眼科医院的外科医生Benjamin Memmi所说:“几乎每天都有病人问我关于这项手术的问题。”
这种“非常ins风”的潮流,把角膜染色术从一项边缘实验,推向了全球市场。
能做这种“染料”的商家不多,根据颜料供应商Neoris的估计,这几年手术数量从最初的一两千例,猛增到五千到一万例。
那么,换眼睛颜色要花多少钱?答案让人咂舌:至少7000欧元,最高能到一万。
这已经超过许多整形项目的费用。可依然有人愿意付钱。
那些出高价只为改个颜色的客户们,想法也不尽相同。Ferrari把患者分成三类:
第一类,是整形“发烧友”,他们本身就对改变外貌上瘾;
第二类,是有心理困扰的人,比如父母是蓝眼睛,自己却是棕眼睛,从小就怀疑“是不是亲生的”;
第三类,就是像Hanane这样,希望换个眼色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的人。
更有意思的是,这笔生意还催生了“医疗旅游”。 一些法国人为了省钱,会去东欧或土耳其做手术。
与此同时,一些中东或欧美的富裕客人,反而专程飞到巴黎,请Ferrari这样的医生操刀。
可是,换眼睛颜色真就这么简单吗?新的技术、少见的案例……都隐含着风险。
Hanane的手术过程很顺利,她说全程无痛,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。
首先,术后短期内依然可能感染,甚至出现角膜溃疡。美国就曾有个病例:病人术后不久,角膜严重溃疡,差点失明。
其次,长期风险更让人担忧。谁也不知道,那些颜料是否会被身体长期耐受。这一点连医学界都还没有定论。
而且,颜料覆盖了角膜,还可能遮挡医生观察眼睛内部的视线。如果患者将来得了白内障、视网膜脱离,手术操作会更加困难。
前法国眼科学会秘书长Thanh Hoang-Xuan打了个比方:“就像修车时,车盖不能完全打开,你还能修得好吗?”
面对质疑,Ferrari并不退缩。他在2023年发表研究,声称自己设计了一种改良手法:在角膜中留一个直径5毫米的透明“窗口”,让医生未来依然能观察眼内情况。
但一些同行毫不客气地反驳:“胡说八道!视力肯定还是会受影响。这些做手术的人,就是为了赚钱。”
学术界的研究,目前大多“看起来安全”,但同时都强调缺乏长期数据,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。更复杂的是,Ferrari本人还是Neoris颜料公司的股东——这让外界更难判断他的研究是否完全客观。
回到Hanane身上,来看看客户的真实想法。
怕吗?当然,她在手术前也挣扎过。她查阅了各种资料,甚至翻看了许多病人的案例。
最后,她还是决定试一试。她说:“零风险的手术不存在,但我看到几乎所有病人都满意,就选择了相信。”
如今,她每天照镜子时,都能看到那双带着金绿光泽的新眼睛。她觉得,这笔钱花得值。
不过,她也知道,颜料可能会随着时间褪色。也许几年后,她还需要再次上手术台,把颜色补一补。
换眼睛颜色这件事,有炫目的名头,也有争议的风险。对一些人来说,这是梦想的实现;对另一些人来说,这则是“拿眼睛做实验”。
但在这个讲究视觉效果和社交媒体传播的时代,角膜染色术或许真的会越来越热。
Hanane的故事,只是个开始。
Ref:
https://www.leparisien.fr/societe/sante/changer-definitivement-la-couleur-de-ses-yeux-en-45-minutes-31-01-2020-8249118.php
https://www.leparisien.fr/societe/sante/changer-la-couleur-de-ses-yeux-une-pratique-tres-instagrammable-mais-pas-sans-risque-27-09-2025-UG63DNT2LND2ZJJKLICJN47X2I.php
文|小月
点「赞」「在看」为我们打call ▽
恒盛智投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